首页|电子鼻技术应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分析

电子鼻技术应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电子鼻技术应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34批白及及其近似饮片(白及45批、天麻30批、玉竹30批、黄花白及29批)作为待测样品,使用PEN3型电子鼻采集样品嗅觉感官数据作为自变量X,基于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地方标准的鉴别结果,以及各饮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和原始采购信息,获得辨识模型的标杆数据Y,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PCA-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LS-SVM)及K-最近邻(KNN)4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45批白及与89批非白及的二分类辨识模型和上述4种饮片的四分类辨识模型Y=F(X).结果:经留一法交互验证,在二分类辨识中,上述4种模型分类正判率分别为97.01%、97.01%、98.51%和97.01%;在四分类辨识中,这4种模型分类正判率分别为97.76%、89.55%、98.51%和97.01%.二分类和四分类辨识模型的最高正判率均可达到98.51%,且均以LS-SVM算法为最优,最优核函数分别选择径向基核函数和线性核函数.最优模型判别结果良好,没有未分类样本.结论:电子鼻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辨识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可为其他中药饮片的快速质量评价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Analysis on Feasibility of Electronic Nose Technology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Bletillae Rhizoma and Its Approximate Decoction Pieces

李涵、王艳丽、范雪花、李海洋、侯富国、桂新景、施钧瀚、张璐、刘瑞新、李学林

展开 >

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450046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00

电子鼻技术 白及 辨识模型 中药饮片 天麻 玉竹 黄花白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重点项目)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河南省卫生健康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

817738922017YFC17034002017YFC17034012017YFC17034022019ZYBJ07ZYQR201912158HNSWJW-20200142221023103772021JDZY104

2023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2
ISSN:1005-9903
年,卷(期):2023.29(13)
  • 5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