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口腔修复的患者10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预成纤维桩)和对照组(可塑纤维桩),各 54 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治疗前(T0)、治疗后 3 个月(T1)、治疗后 6 个月(T2)]牙周情况[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咀嚼效率、咬合力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T0 时,两组PD、BI、PL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1 时,观察组PD、BI、PLI分别为(3.21±0.35)mm、(1.11±0.23)分、(1.78±0.12)分,对照组分别为(3.41±0.43)mm、(1.76±0.22)分、(2.01±0.16)分;T2 时,观察组PD、BI、PLI分别为(2.45±0.41)mm、(0.77±0.24)分、(0.73±0.13)分,对照组分别为(2.85±0.22)mm、(1.45±0.25)分、(1.55±0.21)分;T1、T2 时,观察组PD、BI、PLI均低于对照组(P<0.05).T0 时:观察组咀嚼效率为(56.14±4.04)%、咬合力为(84.14±5.58)lbs,对照组分别为(56.44±4.12)%、(84.63±5.12)lbs,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382、0.475,P>0.05).T1 时:观察组咀嚼效率为(73.25±5.11)%、咬合力为(111.41±7.04)lbs,均高于对照组的(65.25±4.86)%、(94.24±7.36)lbs(t=8.336、12.388,P<0.05).T2 时:观察组咀嚼效率为(88.96±7.43)%、咬合力为(133.25±10.11)lbs,均高于对照组的(77.13±8.12)%、(114.43±18.36)lbs(t=7.898、6.598,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5.56%(3/54),低于对照组的 18.52%(10/54)(x2=4.285,P<0.05).结论 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应用于口腔修复中均可以获得良好效果,但前者效果更加理想,值得应用.

徐丽辉、高磊

展开 >

110024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咬合力

2024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康复医学会

中国实用医药

影响因子:0.797
ISSN:1673-7555
年,卷(期):2024.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