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儒门论管子

儒门论管子

扫码查看
儒门后生对管仲的评价并不一致,孟子和荀子代表了不同的两个方向,这涉及对"仁"的阐释:仁是理想的大旗,还是现实环境中的可行的选择?正是从齐国的具体情形出发,《管仲》以其富国强民的经济学思想治国,襄助桓公能够"不以兵车"达成"九合诸侯"的霸主地位.

蒋原伦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匡天下 轻重

2024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中国图书评论

CHSSCD
影响因子:0.115
ISSN:1002-235X
年,卷(期):2024.(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