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斯文尽丧"还是"斯文未尽丧"——五代审美文化史研究中一段问题史再议
"斯文尽丧"还是"斯文未尽丧"——五代审美文化史研究中一段问题史再议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中国文化史上,五代是介于由唐入宋的过渡时期,是连接两座文化高峰的"垭口",亦是观测中国文化重心渐次南移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中原地带因延续唐末藩镇割据、武夫专权,变国若传舍,战争不断,文化总体处于凋零状态.然而,在中原文化凋零之际,南唐、吴越、川蜀、南闽等地因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重视经济与文化建设,通过兴建学校、藏书、修史、刻经、文教、科举、书艺创作等方式培养"多秀士",护持文脉,使得流淌在乱世夹缝之中微弱的"文化绵流"和"尚文余绪"以及个别审美新风尚得以发展,不绝如缕,汇入宋代,为宋初百年文化建设做了铺垫.以此来反观宋人评断五代"斯文尽丧",可能另有隐情.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刚祥云
展开 >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五代
美学
斯文尽丧
刻经修史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
22YJC760018
2023jyxm0158
出版年:
2024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中国图书评论
CHSSCD
影响因子:
0.115
ISSN:
1002-235X
年,卷(期):
2024.
(6)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