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言语行为、文学书写与装置编程:城市漫步的三种模式
言语行为、文学书写与装置编程:城市漫步的三种模式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德·塞杜通过与言语行为的类比,指出漫步建构了城市的意义,反抗将城市视为静态、僵化的"文本".这引出如何保存和传递漫步中形成的意义的问题.罗兰·巴特认为,文本、话语、语言等都可以用作城市的隐喻,而文学书写构成了让漫步的意义生产得以延续的路径,构成了理解漫步的第二种模式.然而,当代技术状况正使包括文学书写在内的各种书写失去作用,遑论与城市漫步建立联系.弗卢塞尔的《书写还有未来吗?》比较了面向装置的编程和面向他者的书写,将编程同样视为意义的赋予,从而为理解城市漫步提供了第三种模式.当前的城市漫步更多体现了"被编程"的状况,应恢复城市作为装置的"可编程性",以寻求主动的"装置编程".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朱恬骅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漫步
装置编程
弗卢塞尔
德·塞杜
罗兰·巴特
出版年:
2024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中国图书评论
CHSSCD
影响因子:
0.115
ISSN:
1002-235X
年,卷(期):
202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