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论丁玲20世纪30年代的思想转折——从新见佚诗《无名的悲哀》谈起
论丁玲20世纪30年代的思想转折——从新见佚诗《无名的悲哀》谈起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近年来,丁玲的史料搜集工作在稳步推进,《杜秀兰》手稿的问世与整理便见证着这一点.但对于她的诗歌,学界并没有给予过多关注.笔者在翻阅报刊之时,发现《丁玲怀慈母的"无名悲哀"诗藳》一文.丁玲的文集、全集、年谱、著作系年、研究成果及其他相关资料中均未收录此诗,因此基本可以将其推定为佚诗.本文通过钩沉史料,对佚诗真实性与写作时间进行考证,并对"悲哀"的多重面向进行诠释,以此观照丁玲"悲哀"之后的思想转向与抉择,梳理丁玲的情感脉络.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冬旭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丁玲
《无名的悲哀》
佚诗
思想转折
《母亲》
出版年:
2024
中国图书评论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中国图书评论
CHSSCD
影响因子:
0.115
ISSN:
1002-235X
年,卷(期):
202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