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源遠流長,但書法思想的自覺反思和系統論述卻要到漢末蔡邕才始肇其端.在實證歷史意義上,蔡邕不必是第一個;但在筆法傳承譜系或書法道統意義上,蔡邕無疑是漢魏六朝書法思想史的開端.唐代以來,中國書法史的每一個階段都會不斷回到蔡邕肇端的漢魏六朝書論思想淵源,并在此返回步伐中反本開新.所以,回到蔡邕就是回到書畫思想的本源;回到蔡邕就是通過本源之思來打開更多可能性,朝向更新的未來.傳世蔡邕書論文獻主要有《筆論》《九勢》《篆勢》三篇名作,可惜不見古人疏解.本文試爲逐篇解之,疏解方法係由漢魏六朝義疏體獲得啓發:疏其文,觀其象,會其意.具體操作將自始至終矚目於道,希望通過一種"與古爲徒"的對話來疏通一條道路,通過這條道路來通達中國書法的大本大源.《易·繫辭上》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易",觀乎蔡邕書論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