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梁漱溟問題的探索:儒佛會通如何可能?
梁漱溟問題的探索:儒佛會通如何可能?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本文爲探討梁漱溟先生畢生最關懷的儒佛會通問題,將此一問題置於時間深度之中加以分析,而對中朝日各國儒者與佛門人士千餘年來的論諍,進行歷史回顧,指出將近2千年來儒佛論辯聚焦5大問題:(1)"孝"與"出家"的家庭倫理問題,(2)沙門與王者之關係的政治倫理問題,(3)以文化民族主義爲中心的華夷之辨問題,(4)"神""形"之離合問題,(5)因果與輪廻問題.本文從"孝"、"忠"、"中國"、"神不滅"、"輪廻"等關鍵字詞切入,分析儒佛論辯之發展.本文結論指出:梁漱溟先生所説儒佛"相通",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儒佛都從解釋世界邁向改變世界;(2)儒佛都肯定生命的"本來性"與"現實性"之間有其辯證統一之關係.本文認爲在以上所説儒佛"相通"這兩項思想基礎上,儒家與佛教雙方人士,可以采取本文所説的(1)由儒顯佛以及(2)在佛攝儒這兩種論述方法,以達到雙方的溝通與融合,這是東漢末年佛教來華之后,在中、朝、日三地與儒學互動的歷史經驗之深刻啓示.梁漱溟先生以全幅生命所努力以赴的"儒佛會通",不僅是東亞歷史上的事實,而且也可以在個人的生命中實踐,從16、17世紀明末四大高僧,到20世紀的梁漱溟先生,都是致力於儒佛會通的典範人物.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黄俊傑
展开 >
作者单位: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歐洲研究院
关键词:
梁漱溟
沙門不敬王者論
華夷之辨
"神""形"之離合
因果與輪廻
由儒顯佛
在佛攝儒
出版年:
2024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文化
CHSSCD
影响因子:
0.096
ISSN:
1003-0190
年,卷(期):
2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