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字经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粮食产业链韧性

数字经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粮食产业链韧性

扫码查看
面对资源环境和地缘政治风险冲击导致的粮食产销及进出口难度加剧,数字经济能够借助农业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手段,提高粮食产销效率、优化供需匹配,进而增强粮食产业链韧性.本文基于2011-2020年全国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粮食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不仅直接提升了粮食产业链韧性,还通过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进而提升粮食产业链韧性;(2)数字经济对粮食产业链韧性提升的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对西部和东部地区粮食产业链韧性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粮食产业链韧性的发展则表现为一定的抑制.鉴于此,提出加强数字经济建设、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推进粮食产业链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龚勤林、郑钦心、杨斯琪

展开 >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成都 610065

数字经济 粮食产业链韧性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粮食安全 中介效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协智库调研重点项目四川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计划"专项重大项目

20BJL0882023KXKT01SCJJ-07

2024

中国西部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西部

影响因子:0.021
ISSN:1008-0694
年,卷(期):2024.(3)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