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率变异性结合血清碱性磷酸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心率变异性结合血清碱性磷酸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心率变异性(HRV)结合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72 例ACS并行P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及定期随访 3 个月内记录的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0 例)与预后不良组(32 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血管危险因素、合并症及生命体征等基线资料,检测患者HRV和血清ALP。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ALP水平、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相差≥50 ms占总窦性心搏的百分数(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等指标,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合并症情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SDNN(148。28±13。46)ms、LF(468。26±34。87)Hz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88。52±9。93)ms、(336。69±23。51)Hz,pNN50(8。81±1。83)%、HF(102。27±7。38)Hz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13。47±2。85)%、(135。66±8。52)Hz(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ALP高表达占比 75。00%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22。5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NN、LF、ALP水平是ACS并行PC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ALP与HRV的SDNN及LF等指标为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密切监测上述指标,减少ACS患者PCI术后MACE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吴节荣、吴俊、胡伟、李坤、何凤琴

展开 >

332200 瑞昌市中医医院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率变异性 血清碱性磷酸酶 预后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

202311638

2024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影响因子:0.862
ISSN:1673-9523
年,卷(期):2024.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