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的临床疗效研究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的临床疗效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124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各含 62 例的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与干预组(实施早期干预+常规管理)。比较两组神经系统发育状况与运动发育状况、6 个月内异常神经征象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高危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评分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NBNA中一般评估、原始反射、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评分及总分分别为(3。65±0。34)、(3。81±0。28)、(11。52±0。23)、(7。76±0。17)、(7。54±0。15)、(34。28±2。69)分,高于常规组的(3。16±0。52)、(3。07±0。42)、(10。84±0。49)、(6。83±0。19)、(7。19±0。11)、(31。09±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高危儿粗大运动发育商(GMQ)与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运动发育商(TMQ)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GMQ、FMQ、TMQ分别为(48。34±3。74)、(46。85±3。27)、(95。19±4。47)分,均高于常规组的(44。62±3。52)、(43。39±3。69)、(88。01±4。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 2 例(3。23%)高危儿 6 个月内出现异常神经征象;常规组有 9 例(14。52%)高危儿6 个月内出现异常神经征象,干预组高危儿 6 个月内异常神经征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促使其神经系统与运动能力发育,改善其各方面的生长发育状况,还能够预防早期异常神经征象的发生,为患儿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黄惠萍
展开 >
作者单位:
436000 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关键词:
高危儿
早期干预
神经系统发育
触觉
听觉
视觉
运动发育
出版年:
2024
DOI:
10.14164/j.cnki.cn11-5581/r.2024.15.044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影响因子:
0.862
ISSN:
1673-9523
年,卷(期):
2024.
1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