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80 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临床分期 2 期 115 例,3 期 165 例。根据住院期间使用的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激素组(n=219)和非激素组(n=61)。比较不同分期不同组别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及危重症转化率,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①症状改善时间及危重症转化率:a。2 期患儿中激素组和非激素组的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1。45±0。62)、(2。65±0。70)d,止痉时间分别为(2。65±0。24)、(3。33±0。36)d,疱疹消退时间分别为(4。12±0。20)、(4。95±0。24)d,神经系统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1。32±0。35)、(1。86±0。42)d,危重症转化率分别为 7。04%、13。64%。激素组发热持续时间、止痉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神经系统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非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危重症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3 期患儿中激素组和非激素组的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3。05±1。15)、(4。68±1。28)d,止痉时间分别为(3。63±0。30)、(5。44±0。45)d,疱疹消退时间分别为(4。34±0。22)、(5。38±0。36)d,神经系统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1。60±0。25)、(2。22±0。28)d,危重症转化率分别为 4。73%、23。53%。激素组发热持续时间、止痉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神经系统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非激素组,危重症转化率明显低于非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指标:a。2 期患儿中激素组和非激素组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均低于治疗前,CD3+均高于治疗前,且激素组患儿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22。23±3。18)pg/ml、白细胞介素-6(28。06±4。48)pg/ml明显低于非激素组的(24。10±3。09)、(40。16±4。8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3 期患儿中激素组和非激素组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均低于治疗前,CD3+均高于治疗前,且激素组患儿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23。06±3。64)pg/ml、白细胞介素-6(30。33±5。10)pg/ml明显低于非激素组的(25。73±3。52)、(45。48±5。4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 期两组患儿治疗后C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缩短发热持续时间、止痉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神经系统症状缓解时间,尤其能改善 3 期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预后,与其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有关。

林宝山、邱婷婷

展开 >

362000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362000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

重症手足口病 糖皮质激素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2024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影响因子:0.862
ISSN:1673-9523
年,卷(期):202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