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在剖宫产产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在剖宫产产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探究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在剖宫产产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2 例剖宫产患者,采用抛硬币方法将其分为YLJ组和CGZ组,每组 41 例。CGZ组给予盆底肌肉训练,YLJ组给予盆底康复治疗仪+盆底肌肉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盆底功能、生活质量、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YLJ组康复总有效率 95。12%(39/41)高于CGZ组的 78。05%(32/41)(χ2=5。145,P<0。05)。干预后,YLJ组盆底肌电压(13。65±2。29)μV、盆底肌力(4。08±0。10)级高于CGZ组的(10。27±2。14)μV、(3。61±0。19)级(t=6。905、14。016,P<0。05)。YLJ组生理评分(82。56±3。69)分、心理评分(85。49±3。94)分、社会评分(88。47±4。02)分、环境评分(85。78±4。33)分均高于CGZ组的(77。28±4。36)、(77。19±4。54)、(77。37±4。28)、(79。36±4。51)分(t=5。919、8。841、12。104、6。575,P<0。05)。YLJ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 4。88%低于CGZ组的 21。95%(χ2=5。145,P<0。05)。结论 剖宫产产后护理中给予产妇盆底肌肉训练指导的同时,为其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能够使产妇盆底功能逐渐恢复,减少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推广价值显著。

郭美玲

展开 >

362600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医院妇产科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肉训练 剖宫产 产后护理

2024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影响因子:0.862
ISSN:1673-9523
年,卷(期):202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