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考察大学生乐观、悲观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及主观幸福感在乐观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大学生484人[男101人,女383人;平均年龄(20±1)岁],采用修订版生活定向测验问卷(LOT-R)测量乐观和悲观,正性负性情感量表(PANAS)和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测量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量表(PWB)测量心理幸福感.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bootstrap分析检验乐观、悲观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及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结果: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在乐观、悲观与心理幸福感中都起部分中介作用(CMIN/DF=2.25,CFI=0.998,GFI=0.998,RMSEA=0.051).乐观能够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乐观对心理幸福感的总效应为0.31,主观幸福感对心理幸福感的间接效应为0.20,中介效应比例为64.52%;悲观能够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悲观对心理幸福感的总效应为-0.33,通过主观幸福感对心理幸福感的间接效应为-0.13,中介效应比例为39.39%.Bootstrap分析结果发现各条通径的95%可信区间都未包括0.结论:乐观和悲观通过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心理幸福感,乐观更多的通过主观幸福感间接促进心理幸福感,而悲观更多的是直接损害心理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