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于欣

月刊

1000-6729

cmhj@bjmu.edu.cn

010-62010890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2号楼506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ournal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CHSSCD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以促进心理(精神)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精神)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心理健康促进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精神)卫生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世界前沿信息,传播心理(精神)卫生新知识等。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心理(精神)卫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领域,本刊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包括临床医学(主要是精神病学)、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在选稿时特别欢迎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血压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共患率及关联因素现况研究

    张宇妹王丽敏黄悦勤张梅...
    1021-1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描述高血压人群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探讨关联因素。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与2013-2015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合并所得数据库,以其中的4 861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为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计算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12个月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高血压共患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关联因素。结果:在4 861名高血压患者中,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12个月患病率分别为4。1%和5。0%。汉族[OR(95%CI):2。00(1。01~3。93)]、睡眠不足[OR(95%CI):1。82(1。34~2。48)]、过去 1 年患心肌梗死[OR(95%CI):2。35(1。18~4。67)]、过去 1 年患脑卒中[OR(95%CI):2。10(1。19~3。72)]以及慢阻肺患病[OR(95%CI):2。11(1。11~4。05)]是高血压共患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与本次测量中血压值高于正常范围的人群相比,血压得到控制[OR(95%CI):2。01(1。30~3。13)]的高血压人群共患抑郁障碍的风险更高。汉族[OR(95%CI):2。51(1。32~4。80)]、西南地区[OR(95%CI):1。64(1。02~2。63)]以及睡眠不足[OR(95%CI):1。45(1。09~1。93)]是高血压共患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以前吸烟但现在不吸[OR(95%CI):0。48(0。23~0。99)]是高血压共患焦虑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该高血压人群中焦虑障碍的12个月患病率高于抑郁障碍。汉族和睡眠不足的高血压人群共患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风险均更高。

    高血压抑郁焦虑共患病关联因素

    动机强化团体干预对康复期男性苯丙胺依赖者复吸倾向及自尊的影响

    吴媛媛武昆利张雄赵娜...
    1028-1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护士为主要实施者的动机强化团体干预对康复期男性苯丙胺依赖者改变动机、复吸倾向和自尊的效果。方法:选取公安强制戒毒所医院内98例男性苯丙胺类康复期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动机强化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动机强化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12周,护士为主要实施者的动机强化团体干预。在基线及干预后采用改变准备阶段和治疗迫切性量表(SOCRA-TES)、复吸倾向问卷、中文版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T)进行测评。结果:12周干预后,两组的RS-ES-T得分、复吸倾向问卷总分及戒毒信心维度得分均低于基线(P<0。05),且动机强化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教育相比,护士为主要实施者的动机强化团体干预更有助于提升康复期男性苯丙胺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信心和降低复吸倾向,但对其自尊的提高存在局限性。

    动机强化干预苯丙胺毒品成瘾戒毒动机自尊复吸倾向

    烧伤患者的疼痛恐惧及相关因素

    江晓声庄美平李甜杨秀珠...
    1034-1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的疼痛恐惧程度并分析疼痛恐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烧伤住院患者519例,使用疼痛恐惧问卷(FPQ)、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进行调查。结果:烧伤患者的疼痛恐惧得分为(95。5±16。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恐惧得分与男性、中重度烧伤、住院时间>4周正向关联(β=0。22、0。35、0。41),与APGAR的家庭功能、MCMQ的面对应对方式得分负向关联(β=-0。29、-0。16)。结论:住院时间超过4周、中重度烧伤、男性患者更容易产生较高水平的疼痛恐惧,家庭功能较好、采用面对应对方式的烧伤患者疼痛恐惧程度可能更低。

    烧伤疼痛恐惧应对方式家庭功能相关因素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成人患者的跨期选择特征研究

    洪海恒陈彩丽张诗雨周怡...
    1039-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成人患者跨期选择的延迟折扣特征及非系统响应数据特征,探索延迟折扣任务最佳数据处理策略。方法: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的ADHD成人患者108例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87例,采用ADHD症状评定量表评估ADHD症状,使用延迟折扣任务测量延迟折扣率,使用无模型算法识别非系统响应数据。结果:ADH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非系统响应数据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不同数据筛选策略的数据集中ADHD组延迟折扣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延迟折扣率与ADHD症状评定量表的多动冲动得分(r=0。24,P=0。001)、注意缺陷得分(r=0。20,P<0。01)及总得分(r=0。22,P<0。01)为正相关。结论:ADHD成人患者在跨期选择中偏好获得即时小奖励;跨期选择的即时偏好可能主要与多动冲动症状有关;排除非系统响应数据的数据处理策略可能更适用于延迟折扣任务研究。

    跨期选择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延迟折扣任务非系统响应数据

    奖惩敏感性问卷修订版测评进食障碍患者的效度和信度

    刘雪滢李雪霓耿淑霞杨磊...
    1045-1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中文版奖惩敏感性问卷修订版(SPSRQ-RC)在进食障碍患者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择111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进食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完成SPSRQ-RC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量表-11(BIS-11)、特质焦虑量表(TAI)、进食障碍检查自评问卷中文版(EDE-Q 6。0)的测评。选取20例患者在2周内进行重测。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65%。奖励敏感性与BIS-11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26,惩罚敏感性与TAI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25,SPSRQ-RC 中文版及EDE-Q 6。0的相关系数为0。35。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及重测信度分别为0。83及0。82。结论:SPSRQ-RC中文版测评进食障碍患者显示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进食障碍奖惩敏感性问卷强化敏感性理论效度信度

    自悯量表中文版测评进食障碍患者的效度和信度

    朱思齐陈思怡周桐黄悦勤...
    1051-1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自悯量表是测量一般人群自悯水平的工具。本研究评价自悯量表中文版在进食障碍患者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由10名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完成内容效度评价;选取136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进食障碍诊断的患者进行量表测查,评价量表结构效度;以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进食障碍检查自评问卷6。0(EDE-Q 6。0)为效标评价效标效度;选择20例患者2周内重测,评价重测信度。结果: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70~1。00,S-CVI/Ave为0。96,内容效度良好。因子分析表明6因子模型拟合度好(x2/df=1。70,RMSEA=0。07,CFI=0。92,TLI=0。91),因子负荷合理。自悯量表中文版与SES与SWLS的组内相关系数均为0。31,与EDE-Q 6。0得分负相关(r=-0。32)。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80。结论:自悯量表中文版在进食障碍患者中具有中等效度和高等信度,可为我国进食障碍患者的心理评估提供临床测量工具。

    进食障碍自悯量表效度信度

    单次运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执行功能作用的meta分析

    周静一何莉朱飞龙任园春...
    1058-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单次运动对ADHD患者执行功能的作用,为ADHD的运动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平台中截至2023年4月21日发表的有关单次运动对ADHD患者执行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ADHD患者5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次运动可提高ADHD患者抑制控制(SMD=0。36,95%CI=0。17~0。55,P<0。05)、认知灵活性(SMD=0。40,95%CI=0。10~0。69,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单次运动仅能改善儿童青少年ADHD患者的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SMD=0。36、0。43,均P<0。05),而对成年ADHD患者无效(SMD=0。34、0。14,均P>0。05);仅有中高强度、≤20 min、开式运动技能为主的单次运动可同时提高ADHD患者的抑制控制(SMD=0。47、0。51、0。47,均P<0。05)与认知灵活性(SMD=0。86、0。65、0。86,均P<0。05)。结论:单次运动可改善ADHD儿童青少年的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对其工作记忆以及成年患者的执行功能均无显著作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执行功能单次运动meta分析

    女同性恋内化同性恋嫌恶与自我概念清晰度的关系

    俞倪蕊夏思瑜宋明华刘燊...
    1066-1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女同性恋内化同性恋嫌恶与自我概念清晰度的关系,并探索性别角色冲突及孤独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女同性恋510人,采用内化同性恋嫌恶量表(IHS)、性别角色冲突量表(GRCS-SF)、自我概念清晰度量表(SCCS)、孤独量表(UCLALS)调查。采用PROCESS宏程序中的模型4检验性别角色的中介作用,采用模型14检验孤独感的调节作用。结果:IHS得分与SCCS得分呈负相关(r=-0。11,P<0。05)。性别角色冲突在女同性恋内化同性恋嫌恶与自我概念清晰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间接效应=-0。09,95%CI=-0。13~-0。05);孤独感在女同性恋者的性别角色冲突与自我概念清晰度之间起调节作用(Bsimple=-0。17、-0。30,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女同性恋者的内化同性恋嫌恶与自我概念清晰度相关,性别角色冲突在其关系间起中介作用,孤独感起调节作用。

    女同性恋内化同性恋嫌恶自我概念清晰度性别角色冲突孤独感

    护士工作场所欺凌与心理弹性和工作绩效的关系

    赵庆生肖意苹马丹丹张敏...
    1073-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调节和匹配两个视角出发,探讨护士工作场所欺凌、心理弹性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 3 026名。采用负性行为问卷-修订版、10条目心理弹性量表、工作绩效量表评估护士的工作场所欺凌、心理弹性和工作绩效;采用调节效应分析和响应面分析探讨工作场所欺凌、心理弹性和工作绩效的关系。结果: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可以调节工作场所欺凌与工作绩效的负向关系(β=0。07,95%CI:0。03~0。10)。响应面分析显示,与低欺凌-低弹性相比,高欺凌-高弹性护士的工作绩效更高(Z-hat差异=2。06;95%CI=0。48~3。58);与低欺凌-高弹性的护士相比,高欺凌-低弹性的护士工作绩效更低(Z-hat差异=-8。31;95%CI=-12。06~-5。68)。结论:心理弹性在护士工作场所欺凌对工作绩效的负向影响中起调节作用,不同工作场所欺凌与心理弹性水平个体的工作绩效存在相对差异。

    护士工作场所欺凌心理弹性工作绩效

    自评抑郁大学生图片加工的眼动特征

    贾旖璠王永胜韩洋李芳...
    1079-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查不同自评抑郁水平大学生加工非情绪图片、情绪图片的眼动特征。方法:使用贝克抑郁问卷(BDI-2)筛选高分组大学生(BDI-2得分≥18分)、低分组大学生(BDI-2得分≤2分)各20名。实验1使用找不同任务,考察两组观看非情绪图片时的眼动特征差异。实验2使用表情识别任务,考察两组观看情绪图片时的眼动特征差异。结果:实验1结果显示,在完成判断任务时,高分组对非情绪图片各兴趣区的注视次数少于低分组(P<0。01)。实验2结果显示,高分组对悲伤面孔判断的反应时长于高兴面孔(P<0。05),高分组对悲伤面孔判断的正确率高于低分组(P<0。05);高分组对眼睛兴趣区的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早于低分组(P<0。001),首次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均短于低分组(P<0。001或P<0。01)。结论:自评抑郁水平高分组大学生观看非情绪图片时表现出兴趣减退的特征,观看情绪图片时表现出对负性情绪信息的加工优势和对眼睛注视的回避。

    抑郁找不同任务表情识别任务眼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