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朱鹦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与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朱鹦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与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掌握浙江省德清县驯养朱鹮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耐药基因与分子特征,为治疗朱鹮大肠杆菌感染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该地驯养朱鹮新鲜粪便样本,采用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大肠杆菌;进而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7种抗菌药对源自不同朱鹮的大肠杆菌分离株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选择代表性菌株,通过PCR和测序鉴定其携带qnrS1、gyrA、gyrB等9种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情况,并分析其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采用接合转移分析耐药质粒水平转移情况及其与耐药性的关系,应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和费歇尔精确检验(Fisher exact test)分析分离株耐药表型与朱鹮年龄、耐药基因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采集了 98只朱鹮的粪便,经分离鉴定均获得了大肠杆菌;源自不同朱鹮的98株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呈现高度耐药(耐药率为65。3%,64/98),对其余6种药物高度敏感(敏感率均>90%),朱鹮年龄与环丙沙星耐药性极显著相关(P<0。01);选取的31株分离株喹诺酮类耐药基因marR、gyrA、parC和gyrB的突变株占比在3。2%~80。6%之间,携带质粒耐药基因qnrS1的菌株占比22。6%(7/31);耐药基因阳性菌株占比93。5%(29/31)并分布于6个耐药基因型,其中,marR/gyrA/parC10 株、marR/qnrS1 6 株、marR 6 株、gyrA/parC3 株、marR/gyrA 3 株、marR/gyrB/qnrS11株;环丙沙星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显著相关(P=0。026),gyrA和parC单基因或联合突变均与喹诺酮耐药显著相关(P=0。038);大肠杆菌分离株qnrS1基因一次接合成功率为28。6%(2/7),并可导致受体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增加。[结论]本研究鉴定了朱鹮群体大肠杆菌耐药性,并明确了朱鹮源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的主要原因是gyrA和parC单基因或联合突变并携带可水平转移的耐药基因qnrS1,本研究结果为人工驯养朱鹮救护和耐药性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提示应重视朱鹮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Drug Resistance and Quinolone Resistance Genes in Escherichia coli from Nipponia nippon

Nipponia nipponquinolonedrug resistance genemolecular characteristic

张辉、邵乐乐、杨永春、季艺、马武林、翟祎梦、白洪青、周莹珊、雷蕾、郑亚东、宋厚辉、邱国强

展开 >

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浙江省畜禽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动物健康互联网检测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动物医学与健康管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澳动物健康大数据分析联合实验室,杭州 311300

德清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德清 313200

德清县生态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德清 313200

朱鹮 喹诺酮 耐药基因 分子特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湖州市科技计划

321026712022103410472022GZ40

2023

中国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畜牧兽医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2
ISSN:1671-7236
年,卷(期):2023.50(10)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