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杀虫剂对烟粉虱两种优势寄生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

不同杀虫剂对烟粉虱两种优势寄生蜂的毒性及风险评估

扫码查看
采用指形管药膜法分别测定了5种田间常用于防治烟粉虱的杀虫剂对烟粉虱两种优势寄生蜂—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的毒性,明确不同杀虫剂对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的安全性,为烟粉虱的综合防治和农药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22.4%螺虫乙酯对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的LC50最高,分别为136.465和119.408 mg/L;20%呋虫胺对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的LC50最低,分别为14.496和9.259 mg/L;相较于浅黄恩蚜小蜂,不同杀虫剂对丽蚜小蜂的LC50相对较高.供试杀虫剂中,22.4%螺虫乙酯和50%氟啶虫胺腈对两种优势寄生蜂的安全系数较高,均为中等风险;10%烯啶虫胺、10%溴氰虫酰胺和20%呋虫胺对两种优势寄生蜂的安全系数较低,均为高风险.22.4%螺虫乙酯、50%氟啶虫胺腈对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的毒性中等,田间用于防治烟粉虱时,应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杀虫剂浓度,减少施药次数,避开在寄生蜂成虫羽化高峰期施药;10%烯啶虫胺、10%溴氰虫酰胺和20%呋虫胺对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的毒性较高,不应在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发生期施药.
Toxicity and Risk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Insecticides on Two Dominant Parasitoids of Bemisia tabaci

羊绍武、王子辽、袁海博、王远、陈国华、张晓明

展开 >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01

丽蚜小蜂 浅黄恩蚜小蜂 杀虫剂 毒性 风险评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高原农田景观格局对番茄地烟粉虱的生态调控机制”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基金

31760541GZYJS201903

2020

中国烟草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

中国烟草科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18
ISSN:1007-5119
年,卷(期):2020.41(3)
  • 5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