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采收期赤芍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不同采收期赤芍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采收期赤芍中6种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并探讨其变化规律,以确定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色谱柱为Thermo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上述6种成分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0132~0.25 mg/mL(r=0.9992)、0.0132~0.25 mg/mL(r=0.9999)、0.0268~0.51 mg/mL(r=0.9997)、0.42~8.01 mg/mL(r=0.9992)、0.016~0.31 mg/mL(r=0.9994)、0.02~0.38 mg/mL(r=0.9998);定量限分别为0.0093、0.0085、0.0163、0.0217、0.0113、0.0174 mg/mL,检测限分别为0.0033、0.0027、0.0054、0.0073、0.0038、0.0059 m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为96.01%~99.43%(RSD=1.23%,n=9)、97.95%~100.45%(RSD=0.79%,n=9)、97.98%~100.11%(RSD=0.68%,n=9)、98.83%~100.09%(RSD=0.65%,n=9)、98.58%~100.95%(RSD=1.35%,n=9)、96.28%~103.26%(RSD=1.76%,n=9).赤芍药材(根)中上述6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016%~0.057%、0~0.067%、0.207%~0.640%、2.350%~5.887%、0.030%~0.245%、0.054%~0.381%.5月30日采收的赤芍药材折干率最低(约33%),9月15日折干率最高(约49%).7-10月采收的赤芍叶中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均高于根部.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2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1.845%、18.170%,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0.015%;综合得分较高的月份为5-6月、9-10月.结论:所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精密度较好,可用于测定不同采收期赤芍药材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赤芍药材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30日-10月15日,叶可在7月15日前后采收.
Study on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6 Active Ingredients in Paeonia lactiflora during Different Harvesting Periods and Their Variation

付士朋、沈宏伟、王谦博、李俊萍、王聪、郭盛磊、王振月

展开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哈尔滨150040

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江苏江阴 214400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广州 510000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哈尔滨 158400

展开 >

赤芍 采收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变化规律 主成分分析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项目

GX17C0062016YFC0500303-10LBH-Z17208

2020

中国药房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中国药房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56
ISSN:1001-0408
年,卷(期):2020.31(4)
  • 14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