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斑马鱼模型的知母皂苷BⅡ的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知母皂苷BⅡ的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知母皂苷BⅡ(TB-Ⅱ)的血管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养殖水为空白对照,考察100、200和400μg/mL TB-Ⅱ培养受精后24 h(24 hpf)的正常斑马鱼胚胎48 h后对其肠下静脉血管(SIVs)的影响.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TK787(0.06μg/mL)诱导斑马鱼肠下血管损伤模型;以0.1%二甲基亚砜、不加PTK787为空白对照,加PTK787、不加药物为模型对照,考察100、200、400μg/mL TB-Ⅱ作用48 h后对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SIVs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斑马鱼体内fam样酪氨酸激酶1(Flt-l)、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含激酶插入区受体l(Kdr-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00μg/mL TB-Ⅱ作用后可显著增加正常斑马鱼的SIVs出芽数(P<0.05),200μg/mL TB-Ⅱ作用后可显著增加正常斑马鱼的SIVs数(P<0.05).与空白对照比较,PTK787作用后斑马鱼SIVs数显著减少(P<0.01),Flt-l、Kdr、Kdr-l、VEGF-A、TNF-α和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经不同质量浓度的TB-Ⅱ作用后,血管损伤模型斑马鱼的SIVs数均不同程度地增加,Flt-l、Kdr、Kdr-l、VEGF-A、TNF-α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不同程度地升高,除100μg/mL TB-Ⅱ作用后斑马鱼SIVs数和Flt-l、TNF-αmRNA表达量以及400μg/mL TB-Ⅱ作用后斑马鱼TNF-αmRNA表达量增加不显著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B-Ⅱ具有一定的促血管新生和修复受损血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相关.
Study on Vascular Protection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imosaponin BⅡBased on Zebrafish Model

杜孟姣、陈坚平、余嘉贤、梅文杰、余楚钦、王延东、.Guangdong

展开 >

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分子探针与生物医学影像工程中心/广东省局部精准药物递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006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广州 510080

暨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广州 510632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州 510060

展开 >

知母皂苷BⅡ 血管保护 斑马鱼 肠下静脉血管 机制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科研项目

2016A020226038

2020

中国药房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中国药房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56
ISSN:1001-0408
年,卷(期):2020.31(7)
  • 10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