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蓟不同药用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大蓟不同药用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Study on HPLC Characteristic Chromatogram and Chem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of Different Medicinal Parts of Cirsium japonicum

扫码查看
目的:建立大蓟不同药用部位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并结合化学识别方法全面比较大蓟不同药用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大蓟药材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对大蓟药材(即地上部分)、叶、花、主茎和侧茎进行测定,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对色谱图进行匹配生成各药用部位的HPLC特征图谱,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共有特征峰峰面积差异,通过与对照品比对进行色谱峰指认,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大蓟不同药用部位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分别建立了大蓟药材、叶、花、主茎、侧茎的HPLC特征图谱,大蓟药材、叶和花的图谱中共确定了15个共有峰,主茎、侧茎的图谱中共确定了11个共有峰(7、9、12、13号峰缺失),不同药用部位之间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指认峰1、2、3、10、11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蒙花苷和柳穿鱼叶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大蓟花与茎的化学模式识别聚类区别清晰,可分别聚为一类;但大蓟叶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很好地聚类.结论: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化学模式识别分析模型能够整体、全面、真实地反映大蓟不同药用部位之间的差异,对大蓟药材的基源鉴别、质量控制及整体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谢明晏、张正、黄瑶、张志鹏、胡瑶、程学仁

展开 >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佛山 528244

大蓟 药用部位 特征图谱 方差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项目

2018B0303230042017TY04R197

2020

中国药房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中国药房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56
ISSN:1001-0408
年,卷(期):2020.31(7)
  • 4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