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UPLC-Q-TOF-MS法分析生、炙甘草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性

基于UPLC-Q-TOF-MS法分析生、炙甘草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性

扫码查看
目的:比较生、炙甘草的化学成分差异,为阐明甘草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甘草生熟异用的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生、炙甘草中成分进行检测,通过将所得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相对分子量等信息与METLIN、安捷伦MassHunter PCDL Manager离线成分鉴定工作站等数据库以及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后,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初步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观察样本的整体分布趋势;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法对差异性化合物进行筛选[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0和|P(corr)|≥0.5为标准],并分析差异性化合物的含量变化.结果:从生、炙甘草中初步鉴定出了31个共有化合物.PCA分析结果显示,生、炙甘草样本均能够较好地分离.OPLS-DA分析结果显示,在生、炙甘草中共筛选出了15个特征差异性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化合物1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2个;甘草蜜炙后甘草黄酮A、甘草素以及光甘草定等8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甘草黄酮醇、甘草宁A等5种黄酮类化合物以及2′,4′-三羟基-5-甲氧基-3-芳香豆素、红花岩黄芪香豆雌酚B等2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甘草炮制前后部分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性化合物可能是甘草生熟异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Differences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Raw and Fried Glycyrrhiza uralensis Based on UPLC-Q-TOF-MS

崔园园、周永峰、马艳芹、房吉祥、王国强、张蓉蓉、董旖、张萍

展开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北京 100039

生甘草 炙甘草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主成分分析法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差异性化合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8YFC1706502

2020

中国药房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中国药房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56
ISSN:1001-0408
年,卷(期):2020.31(9)
  • 3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