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上市后不良反应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上市后不良反应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挖掘唑类抗真菌药物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上市后的安全警戒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04年1月1日-2019年3月30日接收的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数据挖掘方法对这4种唑类药物进行不良反应(ADR)信号挖掘,重点分析该类药品说明书安全性信息所涉及的主要ADR.结果:提取FAERS数据库信息得到氟康唑ADE报告27831例、酮康唑ADE报告5712例、伊曲康唑ADE报告5381例、伏立康唑ADE报告11333例.经ROR法检测,上述4种唑类药物在医学检查、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肾脏和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与肝胆疾病中均出现ADR强信号.其中,氟康唑、伏立康唑肝毒性ADR信号较强(氟康唑ROR=6.51,伏立康唑ROR=14.65);伊曲康唑类库欣综合征(ROR=24.86)和肾上腺抑制(ROR=44.06)ADR检测结果显示为强信号;酮康唑、伊曲康唑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中ADR信号较强(酮康唑ROR=15.64,伊曲康唑ROR=23.26),而酮康唑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中ADR信号强度(ROR=2.81)明显强于其他药物.此外,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在其说明书中尚未收录(氟康唑ROR=17.73,伊曲康唑ROR=31.43,伏立康唑ROR=17.06);氟康唑引起网状青斑(ROR=10.50)在其说明书中尚未收录.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相关主要ADR差异性的认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引起出血性膀胱炎,氟康唑引起网状青斑等说明书中未提及、但真实世界发生率又较高的ADR,以及伊曲康唑导致的类库欣综合征和肾上腺抑制等虽然说明书中有提及、但检测结果呈异常强信号的ADR应重点关注.
Excavation and Analysis of ADR Signals of Fluconazole, Ketoconazole, Itraconazole and Voriconazole after Marketing

刘海林、袁红梅、王虎、刁俊林、周春巧、丁晓莉、张雪林、董志、王松

展开 >

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重庆 401121

重庆云阳县人民医院药剂科,重庆 404506

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重庆400046

氟康唑 酮康唑 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不良反应 信号挖掘 报告比值比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面上项目

cstc2019jscx-msxmX0096

2020

中国药房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中国药房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56
ISSN:1001-0408
年,卷(期):2020.31(9)
  • 16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