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芪不同有效成分对电离辐射致BMSCs DNA损伤防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黄芪不同有效成分对电离辐射致BMSCs DNA损伤防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比较黄芪不同有效成分对电离辐射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DNA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2 Gy X射线直接辐照BMSCs建立辐射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25、50、75、100μg/mL)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芪黄酮辐射前干预1 d+辐射后干预1~5 d对辐射BMSCs增殖的影响,筛选给药浓度和辐射后继续干预时间.将辐射BMSCs分为辐射组、黄芪多糖组、黄芪皂苷组、黄芪黄酮组,后3组辐射前后均使用适宜的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另设空白组进行比较;采用胞浆分裂阻滞微核法检测辐射后干预适宜时间的微核细胞率和细胞微核率,免疫荧光法检测辐射后干预适宜时间细胞中53BP1焦点簇数量,并对不同时间点(0.5、2、12、24 h)的53BP1焦点簇数量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辐射组BMSCs的OD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辐射组比较,50μg/mL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芪黄酮继续干预2~3 d时BMSCs的OD值均显著升高,其余剂量组仅部分时间点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综合考虑确定给药浓度为50μg/mL,辐射后继续干预时间为2 d.与空白组比较,辐射组、黄芪多糖组、黄芪皂苷组、黄芪黄酮组微核细胞率和细胞微核率均显著升高,辐射组和黄芪多糖组细胞中53BP1焦点簇数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辐射组和黄芪黄酮组比较,黄芪多糖组和黄芪皂苷组微核细胞率、细胞微核率和53BP1焦点簇数量(辐射后干预0.5、2、12 h)均显著降低或减少,且黄芪多糖组微核细胞率和细胞微核率均显著低于黄芪皂苷组(P<0.05);超过24 h检测不出53BP1焦点簇.结论: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对辐射所致的BMSCs DNA损伤均有防护作用,其中黄芪多糖防护效果优于黄芪皂苷;黄芪黄酮对辐射所致的DNA损伤无防护作用.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Different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Astragali Radix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induced BMSCs DNA Damage

李洋洋、张苡铭、魏孔熙、周婷、何进鹏、丁楠、周谷城、史桐凡、柯宜诚、牛帆、刘永琦、张利英

展开 >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高校重大疾病分子医学与中医药防治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敦煌医学与转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甘肃省空间辐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 730000

黄芪多糖 黄芪黄酮 黄芪皂苷 电离辐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DNA损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协同项目

819735952015A-095XBXT2015-1

2020

中国药房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中国药房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56
ISSN:1001-0408
年,卷(期):2020.31(24)
  •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