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黄柏多糖对大鼠痛风性肾病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关黄柏多糖对大鼠痛风性肾病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 研究关黄柏多糖(PAP)对大鼠痛风性肾病(GN)的改善作用,并通过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水)、模型组(水)、别嘌醇组(阳性对照,20 mg/kg)和PAP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取1500 mg/kg氧嗪酸钾和100 mg/kg腺嘌呤联合灌胃14 d构建GN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水,每天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尿酸、肌酐(Cr)、血尿素氮(BUN)、黄嘌呤氧化酶(XOD)],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水平和p38 MAPK、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扩张,肾小球结构损坏,并伴有炎症浸润与纤维化;尿酸、Cr、BUN、XOD含量以及MCP-1、TNF-α、IL-6蛋白表达水平和p38 MAPK、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PAP各剂量组大鼠的肾组织病理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AP高、中剂量组大鼠尿酸、Cr、BUN、XOD含量以及MCP-1、TNF-α、IL-6蛋白表达水平和p38 MAPK、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PAP具有抗GN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NF-κB/TNF-α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Improvement effect of Phellodendron amurense polysaccharides on gouty nephropathy in rats and its mechanism

Phellodendron amurense polysaccharidesgouty nephropathyinflammatory factors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nuclear factor-κBtumor necrosis factor-α

马永哲、王宇亮、张凯、赵宏、沈宇、邱洪斌、王朝兴、孙诗晴、姜振旭、宋明明、张宇

展开 >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黑龙江省新药创制与药效毒理评价重点实验室,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关黄柏多糖 痛风性肾病 炎症因子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黑龙江省北药与功能食品"双一流"特色学科项目

YQ2023H0012021-KYYEF-06382022-KYYWF-0612HLJTSXK-2022-03

2024

中国药房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中国药房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56
ISSN:1001-0408
年,卷(期):2024.35(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