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五味保肝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五味保肝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 考察五味保肝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持续喂养小鼠19周复制NAFL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3。30 mg/kg)和五味保肝丸低、中、高剂量组(0。11、0。23、0。45 g/kg),另设不造模的正常组,每组8只。药物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的糖代谢(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肝功能[肝指数、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病理评分]、脂代谢[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相关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形态以及纤维化、脂滴形成和糖原合成情况;检测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检测肝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β(IRS/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经高剂量的五味保肝丸干预后,NAFLD小鼠肝指数,血清中ALT、AST、FFA、TC、TG、LDL-C水平,肝组织中TNF-α、IL-6、IL-1β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肝组织病理评分、纤维化染色面积占比、脂滴染色面积占比均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糖原染色面积占比和肝组织中IRS1、PI3K、AKT、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肝细胞坏死和脂肪变性程度均减弱,纤维化病变均减轻。五味保肝丸低、中剂量组小鼠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趋势,但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五味保肝丸可调节NAFLD小鼠肝脏脂代谢、糖代谢紊乱,改善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IRS/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王燕、陈翠青、徐岩、王亿鹏

展开 >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影像科,山东 青岛 266031

青岛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山东 青岛 266042

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山东青岛 266031

陇南市武都区中心医院内科,甘肃陇南 742500

展开 >

五味保肝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代谢 糖代谢 炎症因子 肝损伤 IRS/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

2020M111

2024

中国药房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中国药房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56
ISSN:1001-0408
年,卷(期):2024.35(11)
王燕,陈翠青,徐岩,等.五味保肝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J].中国药房,2024,35(11):1345-1350.DOI:10.6039/j.issn.1001-0408.2024.11.1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