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碳酸盐岩风化的碳源分析及土壤的影响作用机制

基于碳酸盐岩风化的碳源分析及土壤的影响作用机制

Analysis on the corbon amounts originated by the weathering of carbonate rocks and the influence of soils on the carbon turnover process in karst areas

扫码查看
在CO2-H2O-岩石系统中由于碳酸盐岩的可溶性,使其回收土壤/大气CO2的通量比硅酸盐岩更大.通过大陆河流湖泊HCO-3来源和海洋碳来源两种计算方式得出,碳酸盐岩溶解回收大气CO2的量是其它岩类的3倍以上.与同纬度地带性土壤相比,岩溶地区土壤通过促进土下碳酸盐岩的溶解与固碳作用对大气CO2产生更为强烈的汇效应:土壤的覆盖使土下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平均提高4.35倍,从而加快了对土壤/大气CO2的回收速率;富钙的土壤地球化学背景使石灰土富含胡敏酸钙,胡敏酸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长达780~3 000年,是其它类型土壤有机质如富里酸的4~5倍,稳定的胡敏酸钙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增加、周转周期延长而得以累积,固碳作用将减少土壤CO2向大气的排放.石灰土的平均有机质含量比同纬度红壤、黄壤分别提高了44%、33%,固碳作用十分明显.

朱明秋、曹建华、郭芳

展开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

岩溶地区 碳酸盐岩溶解 碳转移 土壤固碳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厅科研项目

4037211640231008桂科自0640208

2007

中国岩溶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岩溶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08
ISSN:1001-4810
年,卷(期):2007.26(3)
  • 1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