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野生蔓胡颓子叶片的结构性状和氮磷养分含量分析

野生蔓胡颓子叶片的结构性状和氮磷养分含量分析

扫码查看
为研究蔓胡颓子种群和个体内叶片生理特征的变异,理解其适应策略和指导栽培实践,对不同植株和部位叶片的叶面积、比叶面积和C、N、P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表明,蔓胡颓子不同个体的平均叶面积为9.32 ~21.97 cm2,比叶面积为113.24~170.77 cm2/g;叶片C含量较接近,平均值为490.22 mg/g,N含量为33.47~41.78mg/g,P含量为0.7493 ~ 1.69 mg/g,C:P和N:P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0.203和0.1879;化学计量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N:P与P含量、C:P相关性显著(p<0.05).不同部位的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差异不显著,但下部叶片的N、P含量高于中上部的叶片,上部叶片的C:N、C:P和N:P高于中下部的叶片,仅植株下部叶片的比叶面积与N含量相关性显著(R =0.553,p<0.05).小生境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与叶片性状存在一定相关性,能较好地解释不同蔓胡颓子植株叶片P含量的变化(R2 =0.578,p<0.05).综上,该地区蔓胡颓子受明显的P养分限制,不同部位叶片养分含量及比例存在差异,叶片性状表现出了较强可塑性和相对稳定性.
The Structural Traits and N, P Contents of Leaves in Wild Elaeagnus glabra Thunb.

刘婷、刘光琴、张敏燕、罗怀波、何正兴、高通、陈发军

展开 >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内江641100

四川省高等学校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四川内江641100

化学计量学 蔓胡颓子 比叶面积 生理特征

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内江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建设项目

14TD0025X2017078ZY17003

2020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影响因子:0.667
ISSN:1006-9690
年,卷(期):2020.39(3)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