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心电图风险评分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S)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6月在清华大学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25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在静息状态下完成心电图(ECG)检查和颈部超声检查.ECG风险评分参数包括:HR>80次/min,PR间期>220 ms,QRS>110 ms,左心室肥厚(LVH),T波倒置,QT间期延长.SAS通过颈部超声检查结果确定.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ECG风险评分与SAS的关系.结果 225例受试者颈部超声检查共检出73 例(32.44%)SAS.ECG 检查显示,HR>80 次/min 者 31 例(13.77%),PR 间期>220 ms 者 17 例(7.56%),QRS>110 ms者 51 例(22.67%),LVH 9 例(4%),T 波倒置 4 例(1.78%),QT 间期延长 17 例(7.56%).ECG 评分 0 分 149 例(66.22%),1分40例(17.78%),2分24例(10.67%),≥3分12例(10.67%).SAS组受试者ECG风险评分显著高于非SAS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组受试者HR>80次/min、PR间期>220 ms、QRS>110 ms、LVH、T波倒置、QT间期延长占比与非SA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混杂因素后ECG风险评分1分(OR=1.396,P=0.039)、2分(OR=2.589,P=0.008)、≥3分(OR=7.006,P<0.001)均与SAS风险增加相关,且随着ECG风险评分增加,OR呈增加趋势.结论 心电图风险评分与中老年人群SAS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有助于识别中老年人群中SAS风险增加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