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精神病药物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作用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

抗精神病药物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作用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

扫码查看
高催乳素血症是患者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不良反应,长期的催乳素水平升高容易使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骨质疏松、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不良后果.催乳素是垂体前叶的催乳素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多巴胺通过与催乳素细胞膜上的多巴胺D2受体结合,防止催乳素的过度分泌.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这些受体,使多巴胺失去对催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生.同时,抗精神病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能力的强弱、与多巴胺D2受体亲和力的高低以及对多巴胺受体是抑制作用还是激动作用都会导致催乳素水平的不同.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停用抗精神病药物、换用另一种不易引起高催乳素血症的抗精神病药物,或联用阿立哌唑、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卡麦角林和溴隐亭)、二甲双胍和中草药等.本文对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目前的常用治疗策略做一综述,旨在为今后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治疗、康复和管理提供指导.
Mechanism of Action,Risk Factors,Clinical Characteristics,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Antipsychotic-Induced Hyperprolactinemia

HyperprolactinemiaAntipsychotic agentsAdverse effectsProlactin

王忠宝、李然然

展开 >

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山东济宁 272000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山东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山东济南 250014

高催乳素血症 抗精神病药物 不良反应 催乳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

821015802019-0528

2024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影响因子:0.584
ISSN:1006-902X
年,卷(期):2024.30(2)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