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与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4年7月至2020年6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123例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128例患者(肠上皮化生组)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1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样本中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Ⅱ水平,采用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各组的幽门螺杆菌水平。结果 肠上皮化生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肠上皮化生组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5),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显著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5)。肠上皮化生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肠上皮化生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0。05)。肠上皮化生患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越高,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越低(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Ⅰ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胃泌素-17联合胃蛋白酶原Ⅰ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7,检测敏感度为0。812,特异度为0。825,明显优于各单独检测指标。结论 血清胃泌素-17水平升高、胃蛋白酶原水平降低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发生有关,其中高水平的胃泌素-17和低水平的胃蛋白酶原Ⅰ可提示肠上皮化生风险。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omplicated with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gastrin-17, pepsinogen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章燕红、韩丰、冀子中、鉏莉、陶春燕

展开 >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314000

胃炎,萎缩性 上皮细胞 化生 胃泌素类 胃蛋白酶原类 幽门螺杆菌

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

2019AD32260

2022

中国药物与临床
中国医院协会

中国药物与临床

影响因子:0.846
ISSN:1671-2560
年,卷(期):2022.22(5)
  • 5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