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CT征象对胸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CT征象对胸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CT征象对胸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5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并与同时期病理证实的胸腺瘤低危组12例、胸腺瘤高危组14例共26例胸腺瘤对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及k-w检验,进行组间CT征象差异比较.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胸腺鳞状细胞癌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最终得到与胸腺鳞状细胞癌诊断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独立危险因素诊断胸腺鳞状细胞癌的效能.结果:25例胸腺鳞状细胞癌均位于前上纵隔.CT形态学征象单因素分析显示,胸腺鳞状细胞癌与胸腺瘤(低危组及高危组)在肿块形态、边界、大血管侵犯、心包侵犯、淋巴结转移、纵隔脂肪浸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形态分叶状、淋巴结转移、纵隔脂肪浸润为诊断胸腺鳞状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子(OR值分别为2.998、10.558、42.251,P<0.05),三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0.699、0.788;肿块形态、分叶状诊断灵敏度最高(79.2%),纵隔内脂肪浸润的特异度最高(90.9%).结论:前上纵隔肿瘤形态呈分叶状,伴淋巴结转移及纵隔脂肪浸润时,提示为胸腺鳞状细胞癌.CT征象对诊断胸腺鳞状细胞癌具有重要价值.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Features for Thym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路利军、张明

展开 >

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CT室,陕西 西安710300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陕西 西安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陕西 西安710061

胸腺上皮性肿瘤 胸腺鳞状细胞癌 组织病理学 计算机体层成像

2022

中国医药导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中国医药导刊

影响因子:1.408
ISSN:1009-0959
年,卷(期):2022.24(7)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