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博舒替尼对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博舒替尼对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博舒替尼对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系,加入浓度梯度(1、2、3、4和5μmol/L)博舒替尼干预24 h,用DMSO作为对照组,每组设5个平行复孔.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和划痕修复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TUNEL染色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蛋白(Beclin-1、LC3、p62)表达情况和信号通路蛋白(SIK2,p-mTOR、mTOR、p-ULK1、ULK1)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博舒替尼2、3、4和5μmol/L浓度组细胞增殖活性、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均降低(P<0.01)而细胞凋亡率均增加(P<0.01),博舒替尼4和5μmol/L浓度组Beclin-1(P<0.05)、LC3-Ⅱ/LC3-Ⅰ(P<0.05)、SIK2(P<0.01)和p-ULK1(P<0.01)蛋白表达量均减少而p62(P<0.05)和p-mTOR(P<0.01)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博舒替尼可能通过SIK2-mTOR-ULK1通路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自噬,来抑制其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并促进凋亡,从而减弱其恶性行为.
Effects of bosutinib on the malignant behavior of thyroid papillary carcinoma B-CPAP cells and its mechanisms

夏湖斌、万文珺、王羽、张一帆、曹文卓、李曙、吴超

展开 >

皖南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安徽 芜湖241002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安徽 芜湖241002

甲状腺乳头状癌 博舒替尼 自噬 恶性行为 细胞培养

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皖南医学院横向科研项目

KJ2020ZD55KJ2020A0604S202104j0702011720211036803122050123004

2022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中国生理学会,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05
ISSN:1000-6834
年,卷(期):2022.38(6)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