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衬声、衬字、和声及送声考——论音乐文学的声音动机及其文本印记

衬声、衬字、和声及送声考——论音乐文学的声音动机及其文本印记

扫码查看
衬声、衬字、和声以及送声,是音乐文学范畴的系列概念,它们在实际声音表演中可以被区分:衬声是艺术技巧上的方法,衬字是为了音乐文学的口头表演而出现的,过多的书面语对声音表演有一定的阻碍,在实际表演中就需要加入口语以便听众理解.和声由来已久,西汉初便有"千人唱,万人和"的盛况,南朝西曲亦存此表演结构,今日高腔艺术中亦有"帮打唱""帮声".除此以外,与和声相似的是送声,据文献记录,送声的起源与里巷歌谣紧密相关.历代论家常将衬声、衬词、和声以及送声的意义混同,这是因为声音失落以后,它们的文本印记不能体现其声音起源.

吴梦雅

展开 >

中央音乐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

声音表演 文本结构 水磨腔 口头语与书面语 "帮打唱" 送声

2024

中国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音乐学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614
ISSN:1003-0042
年,卷(期):2024.(2)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