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效果差异性
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效果差异性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效果差异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100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并通过多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率来对比研究两种检测方式的差异性。结果 两种免疫检验方法中,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显示HBsAg(表面抗原)、HBeAg(e抗原)、HBeAb(e抗体)、HBsAb(表面抗体)、HBcAb(核心抗体)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72%(72/100)、34%(34/100)、30%(30/100)、18%(18/100)、71%(71/100);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则分别为54%(54/100)、18%(18/100)、16%(16/100)、19%(19/100)、76%(76/100),两组数据比较显示,电化学发光法在HBsAg、HBeAg、HBeAb三项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sAb、HBcAb两项上则无明显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检测结果来看,两种检测方式在部分血清标志物阳性检测率上具有差异性,但电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更为全面和准确,值得在乙肝病毒检测中进行推广。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万奖
展开 >
作者单位:
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乙肝病毒
血清标志物
检测效果
差异性
出版年:
2020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药指南
影响因子:
0.758
ISSN:
1671-8194
年,卷(期):
2020.
18
(3)
被引量
11
参考文献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