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亚甲蓝、纳米炭注射识别宫颈癌盆腔前哨淋巴结的效果探讨

亚甲蓝、纳米炭注射识别宫颈癌盆腔前哨淋巴结的效果探讨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亚甲蓝、纳米炭注射识别宫颈癌盆腔前哨淋巴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盆腔前哨淋巴结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研究标准从中选择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亚甲蓝宫颈注射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纳米炭宫颈注射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淋巴结着色情况进行活检,并切除着色淋巴结作为前哨淋巴结,对比两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情况、双侧检出率情况、识别准确率、阴性预测值以及敏感度,并分析前哨淋巴结在宫颈癌盆腔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双侧前哨淋巴结检出率、识别准确率、阴性预测值以及敏感度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就前哨淋巴结的检出情况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研究过程当中,检出率不同,即观察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7.50%,35例检出患者;对照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0.00%,32例检出患者,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前哨淋巴结双侧检出率分析,观察组有25例双侧检出,占比62.50%;对照组有24例双侧检出,占比为60.00%,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癌盆腔前哨淋巴结主要分布在髂外淋巴结部位(115个,39.52%)、闭孔淋巴结部位(106个,36.43%)、髂内淋巴结(34个,11.68%)、髂总淋巴结(23个,7.90%)、腹主动脉部位淋巴结(9个,3.09%)、骶前淋巴结(3个,1.03%)、腹股沟深淋巴结(1个,0.34%);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亚甲蓝、纳米炭宫颈注射用于识别宫颈癌盆腔前哨淋巴结均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但是针对初始手术患者来说,纳米炭的方便性以及稳定性相对较高.
Explore the Effect of Methylene Blue and Nano-carbon Injection to Identify Pelvic Sentinel Lymph Nodes in Cervical Cancer

孙娜

展开 >

抚顺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 抚顺 113006

宫颈癌 前哨淋巴结 亚甲蓝 纳米炭

2020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药指南

影响因子:0.758
ISSN:1671-8194
年,卷(期):2020.18(27)
  • 1
  • 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