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腓骨肌萎缩症的神经电生理及基因特点

腓骨肌萎缩症的神经电生理及基因特点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MT)的神经电生理及基因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被确诊的15例CMT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及基因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有14例进行了神经传导检查,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为17。20~54。80 m/s,末端潜伏期为3。20~14。10 ms;尺神经有2例在肘部刺激未引出,余12例MNCVs为14。10~66。60 m/s,末端潜伏期为2。50~12。50 ms。肌电图检查结果均显示为慢性神经源性损害。4例为PMP22基因存在重复突变,1例PHTKD1基因存在杂合缺失突变,1例MPZ基因发现1处可能致病突变。结论 CMT下肢周围神经受累较上肢严重,感觉纤维受累较运动纤维严重,肌电图多表现为慢性神经源性改变。最常见的为PMP22基因重复所致的CMT 1A亚型。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Genetic of Charcot-Marie-Tooth

薛晓静、周瑞玲、付萌萌、谢忞之、陈昂、李宏伟、李永坤

展开 >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深圳大学总医院,广东 深圳 518065

腓骨肌萎缩症 神经电生理 神经传导 基因

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福建医科大学启航基因

2019-WJ-172016QH117

2020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药指南

影响因子:0.758
ISSN:1671-8194
年,卷(期):2020.18(2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