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推拿手法联合药物抗凝预防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推拿手法联合药物抗凝预防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推拿手法联合药物抗凝预防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漳州正兴医院收治的1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两组均予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4 d内,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4 d股静脉血流速度均较术前缓慢,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 d,两组患侧与健侧小腿周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7、14 d两组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手法可降低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改善患肢肿胀程度,并促进下肢深静脉回流速度加快。
外文标题:
Effect of Massage and Anticoagulation in Preventing Deep Vein Thrombosis after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曾蔚林、王国义、胡俊辉
展开 >
作者单位:
漳州正兴医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推拿手法
深静脉血栓
肢体肿胀程度
预防
出版年:
2020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药指南
影响因子:
0.758
ISSN:
1671-8194
年,卷(期):
2020.
18
(28)
被引量
2
参考文献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