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88例脑卒中患者均于新民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护理)与试验组(4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评分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护理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SF-36评分、MUNSH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以及5-羟色胺(5-HT)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效果,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主观幸福感均较高。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Quality of Lif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Stroke Patients

郭彬

展开 >

新民市人民医院,辽宁沈阳 110300

脑卒中 心理护理 生存质量 主观幸福感 神经功能

2020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药指南

影响因子:0.758
ISSN:1671-8194
年,卷(期):2020.18(3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