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国内科技伦理研究主要围绕"理论视角—具体审视—研究目的"这一主线展开探讨.科技伦理的理论视角主要有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道德物化理论、责任伦理和负责任创新理论五种.科技伦理的具体审视主要聚焦当代两项高新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开展了关于人机关系、信息隐私、算法歧视、自动驾驶、AI创造等伦理问题研究,在新兴的NBIC会聚技术方面开展了人类增强、基因编辑和脑机接口的伦理问题研究.科技伦理治理是科技伦理研究的最终目的,国内学者主要围绕伦理治理原则、风险防控手段、治理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伦理研究呈现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互补、多学科交叉融合三大特点,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在研究方向上细化可操作的科技伦理指南和审查标准,在研究问题上拓宽人工智能技术和NBIC会聚技术的问题面向,在研究方法上增加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的运用,在研究成果上适当增加系统性的学术专著,在研究队伍上加强相关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和管理部门的交流合作,在研究视野上需更加重视国际交流和全球科技伦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