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无心与逍遥:思想史视域下的昙迁《亡是非论》

无心与逍遥:思想史视域下的昙迁《亡是非论》

扫码查看
《亡是非论》与《庄子·齐物论》及郭象注的理论宗旨密切相关,在借用郭象注论述内容的同时,又活用了龙树《中论》的论证逻辑,提出了 自己新的是非主张.昙迁从佛教的立场阐明是非"无自性"的本质,提出以无心实现超越是非、彼我、得失等一切对立,为愚痴之凡夫众生提供了一条通往"任放无为"之逍遥境界的实践通道.作为沟通玄佛、道佛核心概念的逍遥和无心,也是解读《亡是非论》的关键所在.《亡是非论》的玄佛融合是印度佛教在中国经过南北朝时期的长足发展后作出的主动选择,是佛学与中国传统思想交互影响发展的重要写照,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杨小平

展开 >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是非 昙迁 庄子 郭象 逍遥 无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2FZJB00822JJD730002

2024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中国哲学史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243
ISSN:1005-0396
年,卷(期):2024.(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