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萧萐父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萧萐父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以张岱年、冯契、萧萐父为代表的学术共同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哲学内容,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等层面深入结合,形成了 一系列有创造性的表述、说法以及理论体系.萧萐父的早期启蒙说通过将"启蒙"观念诠释为一个社会即将转型的自我批判以及哲学新动向,为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活水源头以及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思想动力.萧萐父晚年对"新人学"的设想,在"新心学"、"新理学"等从道德心性、本体论、知识论等角度理解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之外,对先秦诸子人道主义思想和明清之际的人文主义思潮作了现代转化,核心要义是追求诗与哲学的互化,以及审美、契真、向善的统一,将中国哲学的人文精神拓展到一个新的面向.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志强
展开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萧萐父
中国哲学史
主体性
中国式现代化
早期启蒙说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编号:
23BZX40
出版年:
2024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中国哲学史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243
ISSN:
1005-0396
年,卷(期):
2024.
(3)
浏览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