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荀子对先秦人性论重"心"重"生"之争的总结

荀子对先秦人性论重"心"重"生"之争的总结

扫码查看
荀子作为先秦哲学集大成者,其"性恶""性朴"相统一的人性论是对诸子论性重"心"与重"生"之争,特别是孟子性善论与庄子性朴说争鸣的总结,既回应了新形势下如何教化民众、平治天下的时代之问,也为其王霸统一、礼法兼施的政治主张提供了理论依据."性朴"旨在说明塑造人性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意味着没有民众不可以被教化;"性恶"旨在说明塑造人性的正当性与必要性,意味着没有民众不需要被教化.故在重"心"重"生"之间,荀子选择前者;而对"心"之维的"知"与"情",他皆有所重而尤重"知".这既是对儒家人性论重理性原则和人道原则的辩护,也是对孔门后学特别是法家人性论的借鉴,体现了其人性论儒法并蓄的特点.

张腾宇

展开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荀子 性恶 性朴 人性论 时代之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2FZXB0332022EZX005

2024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中国哲学史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243
ISSN:1005-0396
年,卷(期):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