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朱陆会通视界中的"本心"问题——从杨祖汉的研究说起

朱陆会通视界中的"本心"问题——从杨祖汉的研究说起

扫码查看
杨祖汉的朱陆会通研究集中在"本心"问题的讨论上,无疑是找准了切入点.但从工夫实践角度看,朱陆对立的根源在于"本心"认取和长养方式的不同.在识取环节:朱学的"本心"是知觉灵明时"性理"的自然发露,是一个规范性概念;而陆学的"本心"需要在事上指呈出来,是一个指引性概念.在长养环节:朱学将"本心"视为格物致知工夫中的"已知之理",必须经过推类、积累的复杂过程,安顿在"大全之理"中加以涵养,可谓是"加法"工夫;而陆学则通过不断剥落"物欲"和"意见"的方式深化"本心"的显明,可谓是"减法"工夫.朱陆"本心"概念差异化的澄清,是会通工作展开的基础,同时也促成朱子"心"概念多义性的融贯解释.

张洪义

展开 >

中山大学哲学系

朱陆会通 本心 明德 已知之理 无限心

2024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中国哲学史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243
ISSN:1005-0396
年,卷(期):2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