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王夫之论情感的公共性及其社会政治意蕴
王夫之论情感的公共性及其社会政治意蕴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维普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明清之际"公"论迭出,公共性话题备受关注.王夫之通过"公欲""公好""公恶"等有关情欲、自然情感和道德情感的集中讨论,建构了一套内容丰富而系统的情感哲学论述.尤其是对于情感的内涵及其交互性、公共性及偏倚性的理解,对于"大共之情"等社会情感的共感、传导与再生产机制的阐明,以及通过"絜情"与"絜矩"相结合以实现普遍正义等方面的见解,皆自成一家之言.王夫之有关情感公共性的讨论堪为近世中国哲学的公共性转型提供了一整套有关公共政治性情感的发生、共感与规制的系统哲学阐释,影响深远.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孙邦金
展开 >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王夫之
情感
共情
公共性
偏倚性
普遍正义
出版年:
2024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中国哲学史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243
ISSN:
1005-0396
年,卷(期):
202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