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至无为用":支道林对玄学的佛学诠释
"至无为用":支道林对玄学的佛学诠释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支道林在"有无之辨"的主题中以佛学诠释玄学.通过对支道林与王弼、郭象的玄学进行比较,支道林将"至无"诠释为"般若智",在修道论与认识论等不同主题中,赋予了"有与无""一切种智与般若智""有相与无相""众生与诸佛"等互相区别而又存在联系的多重内涵.由此可以看出,支道林并未完全接受玄学的观点,而是对其进行了佛学式的改造.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刘伊玲
展开 >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六家七宗
支道林
有无之辨
般若智
出版年:
2024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中国哲学史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243
ISSN:
1005-0396
年,卷(期):
202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