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慢性心衰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心衰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探讨不同中医证型、不同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风险和基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生化指标、心脏彩超指标、心率变异性相关心电指标等相关数据,比较不同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不同中医证型(气阴两虚、阳虚水泛)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归纳、总结其相关性.同时,对不同中医证型的心律失常人群进行血清代谢组学的测定.结果 1)两组中医证型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气阴两虚证型和阳虚水泛证型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型利钠肽(BNP)水平等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2)心脏彩超指标方面,两组中医证型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均P>0.05),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显著低小于气阳虚血瘀水停证患者(P<0.05)o 3)不同中医证型患者HRV心电指标比较:阳虚水泛证患者的SDA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R-MSSDV(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显著低于气阴两虚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 Index(24 h全程记录中每5分钟的SDNN间期标准差)、PNN50(相邻NN之差大于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之间HRV心电指标比较:在心功能Ⅱ级、Ⅲ级中,各个指标在两组中医证型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功能Ⅳ级患者中,两组中医证型患者在R-MSS-D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代谢组学表明:脯氨酸、乙酰糖蛋白、3-羟基丁酸和氧化三甲胺含量在不同中医证型存在表达差异.结论 HRV指标可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及猝死风险,R-MSSDV值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及预后风险评估的参考.

李少霞、关美莲、聂雨欣、陈婷婷、雷振忠、李国岩

展开 >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佛山 528000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000

慢性心力衰竭 阴虚证型 阳虚证型 心率变异性

2024

中国中医急症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急症

CSTPCD
影响因子:1.144
ISSN:1004-745X
年,卷(期):2024.33(4)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