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扫码查看
分析近5年国内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BPPV)后残余症状(RD)的临床研究概况,论述中西医治疗RD的优势,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检索2018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发表的国内外文献38篇,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RD是BPPV复位后出现的非体位性平衡障碍,发病率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两大类,药物治疗包括改善循环药和抗焦虑药,非药物治疗为包含前庭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但两者均有其局限性.中医学将RD归属于"耳眩晕"范畴,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改善残余症状,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文章针对近年来中西医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

张文、王漾、孙志超、孙麦青、王乐、叶放蕾

展开 >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 100091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展开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复位 残余症状 综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省部共建青年项目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

82002876SBGJ202103062Wjlx2022056

2024

中国中医急症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急症

CSTPCD
影响因子:1.144
ISSN:1004-745X
年,卷(期):2024.33(6)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