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候演变规律的回顾性研究

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候演变规律的回顾性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探索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证候演变规律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入住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 Ⅱ)评分,评估患者入院时中医证型,入院第3天、第7天证候转归情况。结果 共纳入577例脓毒症患者,毒热证225例(39。0%)是入院时占比最高的中医证型,其次为血瘀证138例(23。9%)、腑气不通证113例(19。6%)、急性期虚证101例(17。5%)。28 d病死率最高的为急性期虚证34例(33。7%),其次为毒热证39例(17。3%)、血瘀证17例(12。3%)和腑气不通证13例(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毒热证(37。9%)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最高,其次为急性虚证(17。8%)、腑气不通证(8。8%)和血瘀证(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各证型脓毒症患者住ICU天数、机械通气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脓毒证第3天的证候演变规律以实证(48。5%)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第7天,脓毒证的证候演变规律以虚实夹杂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早期最常见的证型为毒热证,其与不良预后相关。在脓毒症证候演变过程中,第3天最易出现的变证为血瘀证,第7天时以虚实夹杂证为主。

周甜甜、殷丽萍、倪海滨、黄小菲

展开 >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 210028

脓毒症 中医证型 中医证候 演变规律

2024

中国中医急症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急症

CSTPCD
影响因子:1.144
ISSN:1004-745X
年,卷(期):2024.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