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猪苓菌核不同发育时期转录组学差异表达研究

猪苓菌核不同发育时期转录组学差异表达研究

扫码查看
药用真菌猪苓菌核的发育代谢过程一直备受关注.为了解猪苓菌核的发育历程,该研究对3个不同时期的猪苓菌核进行了转录组学分析,共得到88.12 Gb测序数据,包含85 235条unigene.对差异基因进行深度挖掘,筛选了有关跨膜运输、防御、极性生长、形态发育、黑色素合成、细胞壁合成、药效成分麦角甾醇和猪苓多糖合成功能的DEGs,从而推测了菌核发育的分子机制.根据DEGs的通路富集注释结果和相关报道,进一步推测猪苓菌核的发育是由于非生物胁迫(温差和缺氧)和生物胁迫(共生菌蜜环菌和伴生菌的入侵)诱导所致,造成菌核的氧化应激状态,加速合成膜转运蛋白和麦角甾醇从而实现物质的跨膜运输和转换,并通过WD40蛋白实现自身的防御机制.小GTPase和细胞色素P450响应环境信号,进而调控细胞的极性生长和形态发生,期间表皮黑色素沉积,细胞壁加厚,猪苓多糖合成,最终使得猪苓菌核的发育成熟.猪苓菌核不同时期转录组的研究为今后解析其发育历程和相关代谢过程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A landscape of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three sclerotia growth stages in Polyporus umbellatus

边小禹、裴天林、梁宗锁、常朝阳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猪苓菌核 转录组 生长发育 有效成分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5BAC01B03

2019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中药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18
ISSN:1001-5302
年,卷(期):2019.44(17)
  • 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