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栽培西洋参根系丛枝菌根初步调查

栽培西洋参根系丛枝菌根初步调查

扫码查看
该研究初步调查了山东西洋参主产区设施栽培条件下西洋参根系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侵染情况,摸清AMF的分布特点与侵染规律.利用碱解离哥乳酸台盼蓝染色法检测西洋参根系AMF侵染率和侵染强度;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西洋参根内人参皂苷(Rb1,Re,Rg1,Rb2,Rd,Rh1)的含量;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西洋参根系具有明显的AMF菌丝、丛枝和泡囊等结构,且AMF侵染率和侵染强度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一至三年生西洋参根系AMF侵染率和侵染强度变化趋势相似,均随西洋参生长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三年生西洋参根系AMF侵染率及侵染强度达到峰值.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地理位置相近的西洋参根系AMF侵染率聚到一起.相关性分析显示西洋参根系AMF侵染率和侵染强度均与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该研究探讨了设施栽培条件下西洋参根系AMF的分布特点与侵染规律,为西洋参的生态种植及生物菌肥的研发提供基础数据.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 of cultivated Panax quinquefolium roots

冉志芳、杨小彤、丁伟娜、周洁、郭兰萍、张永清

展开 >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山东济南250355

济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

西洋参 AMF 侵染率 侵染强度 人参皂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7YFC17007052017GSF19115

2020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中药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18
ISSN:1001-5302
年,卷(期):2020.45(9)
  • 6
  • 18